大结局:再战浑河(3/4)
作品:《大明王朝1624》口,迎面见到带了护卫的尚可喜。
好啊,这是带兵来夺帅了!
济尔哈朗一声不吭,就杀向了尚可喜。
尚可喜见状,要活命啊,硬着头皮拔刀迎了上去。
就这样,济尔哈朗的镶红旗和孔有德部的前东江军降兵杀成了一团,以致于戚云龙带人杀进连山关的时候,里面的“内讧”还没有结束……
戚云龙留下两千人,看管残损活着几千建奴和大明叛军,其他人火速北上,目标,沈阳!
尚可喜还真能活,济尔哈朗死在了乱军之中,他还活着。
活着也好,正好战事结束送回北京受审!
……
皇太极眼前真的一黑,一个踉跄,如果没有身后的岳托扶了一把,险些没站稳。
前面数里就是浑河。
河对岸是李沅的近三万多明军,身后是戚云龙的三万东江军。
这河,还过不过?
此刻,在河对岸的李沅却在感慨。
十八年了。
还是这条浑河,北岸还是石柱兵,南岸还是戚家军。
只是形势不一样了。
十八年前,石柱川兵和义乌浙兵之间只有冰冷的河水,和无边的萧瑟。现在,他们之间是皇太极,和茫然焦灼的两万多建奴军兵。
十八年前,石柱川兵和义乌浙兵是孤军奋战,友军观望,坐视他们慷慨赴死。
现在,让建奴尝尝友军观望他们赴死的滋味。
沈阳皇宫的建奴皇族在观望,巨流河的两白旗在观望,海州的两蓝旗也在观望。
他们必须观望,他们不敢动分毫,他们敢动一下,只会死的更快。
……
大兴十一年(1638年)七月二十二日。
晨。
天高云淡。
早上的红日已经喷薄而出,红霞映满东边的天空。
但月亮并没有落下去,虽然已经不太明亮,但还顽强地挂在天上。
日月同天。
皇太极看着这天象摇头苦笑,李沅却轻笑一声,是个好兆头。
已经战斗一天了,皇太极的部队重新被压缩到了白塔铺一带,正黄正红两旗还剩下不足八千人。
李沅的部队和戚云龙的部队已经对他们完成了合围。
一天前,已经到了浑河边的皇太极当机立断,挥师南下,先攻击戚云龙的东江军。
渡河是不可能渡河的。
浑河在沈阳附近只有一座石桥,要破坏他很容易。
在接战的时候过河和找死没有区别,桥很容易就被破坏掉。
强行过河,李沅肯定是击敌半渡,加上马上撵到屁股上的东江军,皇太极是非但救不了沈阳城皇宫的人,自己这两旗兵马也会送在浑河上。
李沅早就做好了皇太极不会渡河的准备。
现在锦衣卫在辽东算是无孔不入,皇太极一下达南下的命令,一刻钟后李沅就收到了浑河南岸射过来带有情报的箭支。
但皇太极也不是吃素的,在向南拔营之后不久,突然折了回来。
准备攻击正要准备南渡的李沅军!
皇太极将计就计,利用明军细作传递错误情报。
要来一个回首掏!
如果能将李沅的三万人大部歼灭在浑河之上,那么皇太极的大清国就可能绝地反击,完成惊天逆转。
解决完李沅的三万人,再挡住戚云龙的东江军,大清就又活过来了。
浑河将再一次成为明军的伤心地。
但。
李沅并没有派出所有的部队在这里渡河,他总觉得皇太极不是一个那么容易被调动的人,怎么说他也算得上是个盖世枭雄。
击敌半渡,不是敌人前锋部队渡河到河中央的时候就攻击,而是等对方小半部队过河成功的时候突然发动攻击。不但歼灭对方第一波过河部队,也让正在过河的部队首鼠两端,进退两难,射杀或者溺死在大河之中。
皇太极拔营南去,肯定是要追的,你不过河去追,他就真的去打戚云龙了。
但李沅将三万人分成了两队过河。
浑河北岸忙忙碌碌,一副马走桥人上船的模样。
但在半天前,八千石柱兵、曹变蛟的骑兵和曹鼎蛟的炮兵在浑河上游的牛根堡走船过河。
悄无声息。
“皇上,明军已经渡河三千。”皇太极派探子在桥南附近的探子回报。
“先不急。”捻着手头的天珠佛串,斜靠着一颗大树的皇太极似乎成竹在胸。皇太极信了藏传佛教,蒙古多是信黄教的,大清皇帝也信黄教,这也是笼络蒙古人的策略。
“皇上,明军已经渡河五千。”
“再等等。”
“皇上,明军已经渡河八千。”
“嗯,差不多了,还再等等。”
“皇上,明军渡河结束了,后面没人了!”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大明王朝1624 最新章节大结局:再战浑河,网址:https://www.52cxzw.net/13/13311/158.html